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术动态 >> 正文

从扬子江到莱茵河——德语系成功举办邓晓梅国际乐团专场音乐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6-02 [来源]:

从扬子江到莱茵河

——邓晓梅国际乐团专场音乐会

Vom Yangtse Zum Rhein

——Deng Xiaomei & Internationales Ensemble

2018年5月28日,德语系邀请了德国邓晓梅国际乐团来我校演出,举办“从扬子江到莱茵河”北外专场音乐会。

音乐是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言。——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

著名德籍华裔二胡演奏家邓晓梅女士领衔联手德国以及世界艺术家共同演奏中国以及各国的传统民乐经典曲目。该乐团是一支在德国享有盛名的乐团,此次演出为公益活动,来华经沈阳、上海,北京为最后一站,是首都唯一一场演出,是我校中德人文交流的重要活动。邓晓梅女士是著名的二胡演奏家,这也是她在德国生活多年后首次回到北京演出。

演出的曲目是基于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中国乐曲改编而成,既包含了中国传统音乐特色又融合了欧洲的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元素,如爵士舞、拉丁舞等即兴元素,加之乐团已据其特点发展成有自我风格极富创造力的团体,所以演奏起来尤为得心应手。

乐团独具特色的创意改编将中国传统乐器二胡与萨克斯风、中提琴、打击乐、颤音琴等西方乐器完美结合,把中国传统乐曲以另一种方式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好日子》既保留了传统喜庆的基调,又富有创造性地添加了萨克斯风、贝斯、大提琴等西方音乐元素;《北京,我的故乡》经过乐团改编,融合了二胡、京剧、爵士的特色,听来别有韵味;《扬子江与莱茵河》将两首描写长江与莱茵河的曲子穿插融合,带着观众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不断在亚欧大陆两端穿梭。二胡将我们带入月色满地的中式庭院,萨克斯风将我们拉入上世纪的西欧街头,打击乐又将我们领进热情奔放的南美大陆,几经变幻,令观众禁不住为之连连喝彩。

这场音乐会是听觉上的感官享受,也是一场视觉盛宴。乐团成员忘我的演奏,完全沉浸在音乐中。打击乐手的热情奔放,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每一次击打都带着感情饱满的身体语言,带动着观众随着节奏的变化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每一位演奏者都表现出沉浸音乐之中的享受之情和对音乐的极度热爱。

乐团的最后一曲《赛马》将音乐会带向高潮,观众们一次次的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师生对音乐的喜爱,和对晚会成功举办的肯定。

音乐,是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言。以音乐为重要载体,跨越语言的障碍,中德文化的交流也正如“从扬子江到莱茵河”不断融合交汇,源远流长。

【乐队介绍】

邓晓梅国际乐团由德国华裔二胡演奏家邓晓梅领衔,乐队成员来自欧洲各国,分别为:Xiaomei Deng、Olaf Schönborn、Claus Kießelbach、Martin Simon、Valeria Lo Giudice、Peter Hinz、Thomas Gerlinger。其演奏以中国民乐乐器二胡为主,加上提琴、萨克斯、颤音琴和架子鼓等多种西洋乐器。乐团时常行走于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曾参与过纽伦堡-埃尔朗根孔子学院、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法兰克福孔子学院、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音乐会。其音乐所至之处,无不引人陶醉。

乐团灵魂人物邓晓梅是个出生在北京的姑娘,二十多年前,琴艺精湛的她带着自己的二胡远渡重洋来到德国。她唯一的目标是:将中国传统民乐、现代音乐及西方古典音乐融合于自己的演奏中。她秉着琴弓穿梭在二胡的二弦间,悄悄将东方与西方的距离拉近,将每一次音乐对话与国际一流合奏音乐交相辉印,从而创造了新鲜和不同寻常的音乐场景。

邓晓梅的音乐是基于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中国乐曲改编而成,既包含了中国传统音乐特色又融合了欧洲的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元素,如爵士舞、拉丁舞等即兴元素,加之乐团已据其特点发展成有自我风格极富创造力的团体。

以下是邓晓梅国际乐团的演出现场照片。

德国纽伦堡-埃尔朗根

法兰克福孔子学院   Bad Homburg文化车站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