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舒哲,北外德语学院2022级德语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2023年10月通过北外与德国海德堡大学校际合作项目赴海德堡大学交换,为期一学年,期间受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科学、研究和艺术部(Ministerium für Wissenschaft, Forschung und Kunst Baden-Württemberg)资助,于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但任实习中文教师,主要负责汉语初级基础课(Propädeutikum)的听力教学部分。
转眼间,七月的盛夏敲响了时钟,手机相册里时常还弹出去年冬天与朋友们外出旅行时的照片,似乎那些欢声笑语近在耳边,我却已经开始酝酿与这一年不到的交换生活挥手告别。
初识海德堡:请回答2018-2019
初识“海德堡”是在大学一年级的德综课上,喜爱大海的我当时一瞬间就被老师口中这个美丽的名字吸引住了。虽然这一初印象立刻被我通过搜索引擎否定了,原来海德堡并不像我想的那样坐落在大海边,但当我看到网络上海德堡的照片时,我承认,它比我想象的还要美丽与浪漫。那一年,时常会在课堂上听到老师分享与海德堡相关的种种,或关乎风景人文,或关乎学习生活。时间久了,一个“我想去那里看看”的念头便在我的德语入门时代慢慢发芽长大。大一下,我选择“海德堡”为主题完成了我的德综课汇报,那是我第一次试图以介绍者的身份去了解这座城市,也是第一次认真地与海德堡城堡、老桥、内卡河、哲学家小径以及海德堡大学来了一场“云约会”。后来,在了解到北外与海德堡大学有校际合作项目后,一个“或许有一天我也能去那儿交换学习”的想法便一直被藏在心底。那一年,我18岁。
这个一直以来的梦想如浪花般在我心头翻涌,终于在历经一路曲折后,幻化成被大雨拥抱过后的大片花海,将雨后那一抹明媚的阳光,惊喜而又温柔地折射在了我的22岁。
爱在海德堡:我把心遗落在这里
去年6月,我幸运地获得了去海德堡大学交换一学年并在其汉学系教中文的宝贵机会。10月,在收拾好行装,与家人、老师、同学以及朋友告别后,我坐上了前往德国的航班,内心满怀对我学生时代第一次交换之旅的期待。在抵达法兰克福机场后,熟悉但又陌生的环境突然从教科书以及老师的讲述中跳脱出来,幻化为肉眼可见的实体,扑面而来的异国气息让我对接下来的行程心生了一丝恐惧,我开始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应付得住接下来可能会到来的挑战。然而,这一丝畏惧,在汽车载我从宽阔的高速公路驶入海德堡的那一刻烟消云散。那是一个晴朗的正午,内卡河畔的翠绿草坪伴着阳光闪着绿油油的光,屹立在不远处的小山随着车辆行进也逐渐充满我的双眼,山上有熙熙攘攘的精致小屋,大片大片的浓绿森林像抹茶蛋糕一样将小屋融化进山里。即使已经看过无数遍海德堡的照片,但这一次,我也还是把心遗落在了这里。
初到异国他乡,生活总是既新奇又充满挑战。繁杂的手续、物资采购、对新环境的适应以及学习和工作的安排,仿佛一条条拦路虎,让我敞开怀抱拥抱这里变得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幸得海德堡大学为新入学的国际学生安排了一周左右的适应周(Orientierungstage),在新学期开始前的这段时间里,通过参与其中,我了解了许多与海德堡大学相关的信息,比如校园布局、课程安排、课余活动以及学校各部门的职责等。同时,在大学的安排下,我和其他国际学生一起漫步在海德堡,熟悉了它的城市面貌,聆听了许多这座城市的故事,也一起体验了一些有趣好玩的破冰以及娱乐活动。
此外,为了帮助国际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新环境中,海德堡大学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结识新朋友的机会,如学伴项目(Buddy-Programm)、短途旅行考察(Exkursionen)和语伴活动(Tandem-Sprachpartner)等。通过这些活动,我结识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我们一同外出探索旅行,探讨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圣诞节时,我们一起在海德堡逛圣诞集市,感受欧洲的节日文化氛围;平时我们也会时不时一起吃饭,分享各自的生活近况,传递快乐的同时也力所能及地帮助对方解决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汉语教学工作上,汉学系的老师及其他实习同事给予了我很多帮助与关心,让我在还未实际投入到教学工作时便感受到很多温暖与美好,所有这些对我逐渐适应异国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适应周后,我逐渐开始步入在海德堡的交换生活轨道。学习上,我结合自己的兴趣与时间安排选修了几门与德语语言学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分布在不同的学院,具有不同的课程主题与侧重点,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从多角度来体验德国针对语言学开展的研究,发现语言学不同分支的迷人之处。此外,由于选修的课程大多是研讨课,授课教师会设置许多互动的环节并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一些问题,我经常会在大家针对同一问题而发出的不同的观点间感受到许多思想碰撞的火花,这些火花聚在一起,绽放为一场美丽的烟火盛宴,激励在最开始因为害怕与德语母语者讨论德语语言学的我也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我看来,也许正是这点点的火花才让我们的讨论变得精彩而美丽,它无关乎恶意争辩,而关乎表达,也关乎倾听,似乎每一个人的想法在这里都能得到尊重,我也时常能在不一样的观点之外,感受到大家对语言学共同的喜爱,这种体会常常温暖鼓舞着我。
工作上,在汉学系担任中文老师的这一段经历是我这一段交换中非常宝贵的回忆。我时常能从与同事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上吸收到许多能量,在与同事的协作以及日常的教学探讨中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工作氛围带给人的成长与滋养,在教导学生学习中文时又能细嗅到文化互动与和谐共生的芬芳。课堂上,我会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学习中文,锻炼听力技能,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向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学习语言时的心得体会,并在教学中适当地介绍一些中国文化等相关内容给大家,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与此同时,我也常常从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中了解更为立体的德国与欧洲,这种时常发生的始于语言而又不止于语言的文化上的交流给我带来许多新的认识与收获。回顾即将结束的这一学年,上课之外也很幸运地和汉学系的大家一起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参加万圣节派对、带学生到中餐厅就餐并练习中文、共同观看学生的中文戏剧课表演、食谱派对、春游野餐、玩游戏、每一次的教师会上和大家一起探讨教学问题、参加汉语教学论坛并与大家一起探讨国际中文教育相关的议题等。这些点点滴滴的记忆碎片都传递给我许多温暖与快乐。
学习与工作外,异国的独居生活为我提供了绝佳的探索自我与向上生长的环境,我收获了许多与自己独处的时间,在与自己的一次次对话中,慢慢摸索出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与节奏,也开始积极主动地去尝试一些新的体验活动,其中有些慢慢发展成了爱好,像徒步、研究菜谱等。此外,这段时间,除了感受德国的文化以及生活之外,我也利用空闲时间,去到了欧洲其他一些国家,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风景与生活方式。这些旅行带给我的除了学习工作之外的放松以外,很大程度上也让我看到世界上生活方式多种多样的可能性,这使得我愈发地尊重世界的多元与不同,也时常启发我思考自己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希望,今后无论去哪里,无论做什么,我能一直保持着这种“在与世界交手中尊重他人,也探索自我”的心态,兴趣盎然且勇敢地去尝试、去经历、去感受、去追寻。
我时常在想,海德堡对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一边想,脑海里一边翻涌出许多由珍贵记忆凝聚成的时光胶片,胶片上模糊地显影着回忆发生的时间。当胶片连集成卷,我轻轻按下播放按钮,那些曾经经历过的点滴像电影画面一般汇聚成河,流淌在我的脑海。刹那间,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引着我去到那个世界。在那里,我遇见了初到海德堡被其宁静安逸却又溢满生命力的氛围所治愈的我,也邂逅了忙于在学生和教师身份中穿梭切换的我,同时又与用心感受德国以及欧洲文化、乐此不疲奔跑在广袤世界旷野上的我擦肩而过。我慢慢地走着,向他们问好。突然,远处有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在向我招手,我张大双眼,想要看清他的模样,他似乎与我很像,却又有些不同。我大步朝他的方向跑去,却发现眼前原本一望无际的旷野开始变得狭窄,慢慢地,一条隧道横亘在我面前。我迟疑地推开门,走进去,过去六年的回忆如光影般冲刷驶过,当眼前的画面再次清晰,我已经坐在了那间记不清具体号码的西综教室,抬头望去,站在讲台上的,是大一时的自己。我们四目相对,他惊讶于我熟悉却陌生的脸庞。我笑了笑,对他说:“别着急,时间会回答一切。就像歌里唱的:时间会回答成长,成长会回答梦想,梦想会回答生活,生活回答你我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