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24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工作已圆满结束。经学院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确定本年度共计80个项目成功立项,包括国家级项目11项、市级项目23项、校级项目46项。
德语学院在此次立项评级中表现出色,共五个项目立项成功,其中《MunGO芒格——一站式模拟联合国服务平台》荣获国家级立项,《追影者——构建皮影非遗活态创新发展品牌与国际传播平台》荣获市级立项,《“国礼之美,德彩兼备”——用外语讲述国礼景泰蓝的外交之路》《画寄国风,“鱼”韵悠扬——用德语讲述赫哲族特色非遗鱼皮制作技艺》及《春秋相代序,岁岁物候新——多语助推中国节气文化的海外传播》荣获校级立项。
《MunGO芒格——一站式模拟联合国服务平台》由德语学院21级本科生刘锦垚负责;指导教师为德语学院教师徐四季;企业导师为南京前路有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田智雄;项目成员包括德语学院21级本科生宋佳炜、国际关系学院21级本科生朱世芊、国际商学院23级本科生史肖飞。项目通过建立提供模拟联合国相关业务的平台,以一站式与普惠性作为服务核心特色,致力于为参与模拟联合国的社团、会议主办方与个人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推动模拟联合国相关产业商业化、体系化高水平发展,赋能素质教育与青少年国际理解力培养。
图为项目品牌Logo
《追影者——构建皮影非遗活态创新发展品牌与国际传播平台》由德语学院21级本科生熊菁华负责;指导教师为德语学院教师周海霞;项目成员包括德语学院21级本科生胡纾航、宁含笑、徐爽、慕羽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经过长期历史沉淀,我国的非遗资源俯拾即是,近年来我国在文化保护工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由于文化保护具有必要性和可持续性,团队计划以北京皮影戏这一传统艺术作为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依靠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手段,促进皮影文化的守正创新,为其存续寻找可行性方案,为传统文化赋能。同时发挥北外学子的多语种特长,促进皮影这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图为成员参加活动
图为部分成员线下调研合影
《“国礼之美,德彩兼备”--用外语讲述国礼景泰蓝的外交之路中德互鉴新动能”》由德语学院22级本科生李铭涵负责;指导教师为德语学院教师潘颖;项目成员包括德语学院22级本科生张淡然、张雨晴、刘英琮、郭安琪。本项目致力于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激发传统非遗生命力,增强本民族文化自信。项目将结合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专业本领,解读国礼景泰蓝的工艺以及其在外交赠礼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聚焦大学生美育建设理解“国礼之美”,探讨传统非遗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中的积极影响,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工艺的独特审美。建立“以美导真”“以美润善”“以美树信”的大学美育思维连接,助力实现美育与智育、德育相辅相成的新时代育人目标。
图为项目组成员参观景泰蓝制作工厂
《画寄国风 ,“鱼”韵悠扬——用德语讲述赫哲族特色非遗鱼皮制作技艺》由德语学院22级本科生孙妍负责;指导教师为德语学院教师葛囡囡;项目成员包括德语学院22级本科生白怡心、田润欣、孙尧和亚洲学院希伯来语专业22级本科生侯爽。该项目积极响应总书记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选取黑龙江地区赫哲族的非遗鱼皮制作技艺为项目主题,拟对此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搜集中德双语文献、探访非遗传承人、参观相关博物馆、展览园等途径,了解探究其历史及发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多平台宣传,组织双语宣讲并开展鱼皮工艺品观看、制作的体验活动。通过本项目的推进实施,将持续向德国输出更多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德友谊;进而用德语向世界展现鱼皮文化之美。
图为项目开展流程图
《春秋相待序,岁岁物候新——多语助推中国节气文化的海外传播》项目由德语学院22级本科生王心洁负责;指导教师为德语学院教师史良;项目成员包括德语学院22级本科生叶梦婷、潘玥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3级本科生周亦恬,英语学院22级本科生饶婧。项目从传统二十四节气出发,响应总书记“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以研究宣传中华农耕文化发展史和中华民族集体文化认同为基点,深挖节气的由来、内涵,探寻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劳动智慧、美学精神,并将之用中英德三语介绍给世界听。同时拟把节气文化与所学专业和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有机结合:进行节气物候层面的跨文化比较介绍,节气美食制作等一系列线下活动与多媒体线上宣传相统一。
图为项目开展流程图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我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大学生优秀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在此,我们向各成功立项的项目组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也感谢学校与我院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辛勤付出。未来,德语学院将继续加强对大创项目的支持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推动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贡献力量。